时间:2025年3月6日 来源: 证券时报等
3月6日凌晨,国产大模型团队Monica重磅发布了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Manus。据介绍,Manus与传统AI助手不同,它能够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,不仅能提供建议或答案,还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,是真正自主的AI代理。在GAIA基准测试中,Manus取得了SOTA(State-of-the-Art,是指在某一领域或任务中,某个模型或方法达到了当前最优的性能水平)的成绩,显示其性能超越OpenAI的同层次大模型。
市场人士分析称,2025年被普遍视为AI智能体商业化元年,Gartner预测,到2028年15%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智能体完成,Manus AI作为全球首个通用AI Agent产品,其效果超越OpenAI DeepResearch,标志着智能体从单一任务执行向复杂决策的跨越,可能加速AI在医疗、金融、制造等领域的渗透。
会自主干活,性能超越OpenAI
Manus 不仅仅是一个只会聊天的对话式 AI 工具,而是一个真正的自主智能体(Agent)。当其他 AI 可能只停留在生成想法的阶段,而 Manus 能够独立思考并采取行动。官方将其视为人机协作的新范式,甚至可能是通向 AGI 的一个窗口。 Manus在接到用户指令后可以直接操作电脑完成一系列报告撰写、表格制作等工作,并在最后导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。
为了展示Manus的广泛应用能力,官方特别放出了40个案例,涵盖了个性化旅行规划、股票分析、教育课程开发、保险政策比较、B2B供应商采购、财务报告分析、公司名单整理、在线商店运营分析、活动解释图制作、候选人面试安排、潜在客户寻找以及新闻发布会提词器制作等多个领域。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了Manus在不同场景下的高效执行力和实用性。
从介绍来看,相较于目前的大模型产品,作为通用型Agent,Manus定位于一位性能强大的通用型助手,对于用户不仅仅是提供想法,而是能将想法付诸实践,真正解决问题。从发布的视频演示来看,Manus在接到用户指令后可以直接操作电脑完成一系列报告撰写、表格制作等工作,并在最后导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。并且,不同于此前各类功能相对简单的人工智能助手,Manus拥有超强学习能力和适应性的“数字大脑”,不再局限于单一任务,而是能够理解复杂指令、自主学习、跨领域协同,真正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。
背后团队来自中国,创始人为连续创业者
在Manus刷屏的同时,背后的Monica团队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。
公开资料显示,Monica创始人肖弘为一名90后,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,有连续创业的经历。在校期间,肖弘就展现了创业的热情与天赋,带领团队先后推出志愿填报助手、咩咩、圈子集市等校园创新产品。2013年,他与同学成功开发了华科版微信校内漂流瓶和微信上墙等功能,迅速走红校内外。
2015年,大学毕业的肖弘创立了夜莺科技,获得来自腾讯、真格基金等知名产业基金和投资机构的数亿元投资,推出了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两款产品,累计服务超200万B端用户,并帮助企业触达数亿C端用户,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。
2022年,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,肖弘又创立了“蝴蝶效应”公司,并推出了AI浏览器插件Monica。据介绍,Monica是一个主打AI助手的工具,主打个人日常通用的AI能力集合,集成了当前主流的大模型,用户可以与Monica随时随地聊天、翻译、处理文案、作图等。
Monica以出海而在AI圈子中闻名。在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的过程中,Monica取得了亮眼的成绩。2024 年,Monica用户数量翻番,达1000 万。同时也保持着可观的盈利,在海外同类产品中位居头部。
而此次推出的Manus,也延续了Monica的产品思路。发布视频中介绍,Manus这个词语来自拉丁语,象征着“手”。拉丁语中的“Mens et Manus”,就是头脑和手的意思,即手脑并用。而这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,以此鼓励学生将创意落地为实际成果。公司首席科学家Peak介绍,这体现了一种信仰,即知识必须应用到现实中,对世界产生有意义的影响。
值得玩味的是,据外媒今日报道,OpenAI正计划推出收费更高的AI智能体服务,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其中,最高级别的“博士级研究智能体”月费高达2万美元(约 14.5 万元人民币),主要面向企业用户的高端需求,尤其是在金融、医疗、制造等数据密集型行业。OpenAI预计,未来这些“AI智能体”产品将贡献公司总收入的20%至25%。
虽然市场分析指出,这样昂贵的定价策略表明OpenAI的目标客户为大型企业和行业巨头,而非个人用户,但有网友调侃,如果每个月真的要两万美元的费用,那么宁可花这个价格去聘请一个真正的博士。
在DeepSeek大幅降低大模型高昂的训练推理费用门槛,并以性能相当的R1推理模型证明自身技术实力后,Manus的横空出世无疑又将在AI智能体领域掀起狂风巨浪。近期的一系列技术成果表明,在竞争日益激烈的AI江湖,越来越多的国产大模型团队正在崛起,给世界带来新的惊喜,并为AI的技术进步、应用普惠与生态繁荣,贡献着越来越大的力量。
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